黄颡鱼的生活习性及特点
2023-02-19 17:15:50
导读: 二、食物习性黄颡鱼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,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,食物包括小虾、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(特别是摇蚊幼虫)、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,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,其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,在春夏季节常吞食其它鱼的鱼卵。三、摄食习性黄颡鱼的规格不同食性也不同,体长2~4厘米时主要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,体长5~8厘米时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及水生昆虫,超过8厘米时主要摄食软体动物(特别...... 黄颡鱼是鲿科黄颡鱼属鱼类,别称黄角丁、黄骨鱼、黄沙古等,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、珠江流域等南方地区,喜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,昼伏夜出,生殖时亲鱼会掘坑筑巢并保护后代,下面一起来看一看黄颡鱼的生活习性吧!一、分布广泛 黄颡鱼分布于长江流域、珠江流域等南方地区,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,多生活在水库、江河、湖泊、池塘静水或缓流处,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也能底栖生活,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,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,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,幼鱼多在江湖的沿岸觅食。 二、食物习性 黄颡鱼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,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,食物包括小虾、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(特别是摇蚊幼虫)、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,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,其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,在春夏季节常吞食其它鱼的鱼卵。 三、摄食习性 黄颡鱼的规格不同食性也不同,体长2~4厘米时主要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,体长5~8厘米时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及水生昆虫,超过8厘米时主要摄食软体动物(特别喜食蚯蚓)和小型鱼类,寒冷季节食物中小鱼较多、底栖动物减少,反之小鱼较多、底栖动物增多。 四、温水鱼类 黄颡鱼属温水性鱼类,生存温度0~38℃,最佳生长温度25~28℃,pH值范围6.0~9.0,最适pH值为7.0~8.4,耐低氧能力一般,水中溶氧在3毫克/升以上时生长正常,低于2毫克/升时出现浮头,低于1毫克/升时会窒息死亡。 五、生长较慢 黄颡鱼的生长速度较慢,常见个体重200~300克,在自然大水域1龄鱼可长到体长56毫米、体重5.7克,2龄鱼可长到体长98.3毫米、体重20.6克,3龄鱼可长到135.5毫米、体重36.1克,4龄鱼可长到160.1毫米、体重58.2克,5龄鱼可长到177.7毫克、体重81.3克,雄鱼一般较雌鱼大。 六、护幼习性 黄颡鱼有筑巢产卵保护后代的习性,产卵时亲鱼选择具有水草的沙泥质的浅滩建造鱼巢,有几个在一起的,也有几十个成群的,产卵受精于穴内,雄鱼于穴口保护鱼卵孵化,通常守护到仔鱼能自行游动为止(7~8天),此期间雄鱼几乎不摄食,雌鱼产完卵后离巢觅食。 吃螃蟹可以喝牛奶吗 >> 前往阅读 二、食物相克吃螃蟹不可以喝牛奶纯粹是谣言,事实上螃蟹完全可以和牛奶一起食用,两者不能同食不但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,更没有任何的实验数据作支撑,这种说法是忽略了不良饮食习惯和个人体质、夸大了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,所谓的食物相克早在2018年3月15日央视3·15晚会上就已辟谣。三、禁忌人群1、脾胃虚寒:螃蟹不适合脾胃虚寒人群食用,原因是螃蟹性寒凉,脾胃虚寒的人群食用螃蟹容易引起腹胀、腹...... 红蟹是什么蟹种 >> 前往阅读 二、形态特征红蟹的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,头胸部的背面覆以头胸甲,额部中央具第1、2对触角,外侧是有柄的复眼,口器包括1对大颚、2对小颚和3对颚足,头胸甲两侧有5对胸足,腹部退化成扁平状曲折在头胸部的腹面,背壳呈黑色,腹部和四肢都呈通红色。三、分布范围红蟹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以南300多公里的圣诞岛上,每年热带雨林大雨来临时会出现数百万只红蟹集体大迁徙的场面,圣诞岛(澳大利亚印度洋岛屿)上有3...... 白条鱼吃什么食物 >> 前往阅读 二、饵料选用1、窝料:用2斤菜籽粉和上1斤面粉,加水和成团后不要一下打完,先打三分之一,30分钟后开始施钓,也可将菜籽饼敲成若干小块,投到离岸一米远处,投一次可钓一天,无须补窝。2、钓饵:钓白条鱼对饵料的要求不高,不管是腥饵还是香饵效果都很不错,常用的饵料有野战蓝鲫、疯钓鲫、天下鲫、九一八等,在白天鱼摄食积极性高的夏秋季单开拉丝粉都能钓。三、经典漂相1、大顿口:大顿口是白条吃钩典型的漂相,特征...... |